11月2日天氣晴
難得回彰化會出外走走.
辣媽常抱怨想去日月潭.辣爸都說無聊!
這回敵不過我的抱怨!
帶著公公孩子們一起出門去玩!
帶著興奮的心情來到日月潭.
秋天的涼風吹的心情很舒服.
最近的心情總是悶悶不樂.
今天出外走走.整個心情都微笑起來.
最近的妳也是這樣嗎?
想一個地點去放鬆一下吧!
美麗日月潭我來了~
水質超優的!!
辣媽開船帶你走走!上船吧!
辣爸你不要躲~~給我親一個啦!!
好害羞喔!好恩愛喔!!
辣爸~~愛你~~愛你~~愛你~~
看不下去了!拜託不要這樣子!我們還在你面前!
資料來自http://www.sunmoonlake.gov.tw/TW/03000813.aspx 日月潭為台灣第一大湖泊,以不規則的菱形的日潭與其西細長弧形之月潭構成,故得名。日月潭的邵語稱為zintun,可能是日月潭最早的稱呼。日月潭名稱首見於道光元年(1821)北路理番同知鄧傳安之〈遊水裡社記〉文中,在其所著《蠡測彙抄》一書中載有此遊水裡社記云:「其水不知何來,瀦而為潭,長幾十里,闊三之一,水分丹碧二色,故名為日月潭」 。 其後隨著漢人移墾水沙連,以及歷代政府的治理,和騷人墨客的文藻加以命名,日月潭逐有許多稱呼,諸如水社大湖、水裡湖、水裡社潭、水社海仔、竹湖、龍潭、龍湖等,晚清時更有洋人傳教士來到日月潭,試圖向邵族人傳教,亦將日月潭賦名為Dragon Lake、Lake Candidius 、Nin-Isivatan Lake等名稱。 日月潭中有一島,是邵族人的舊聚落,亦是邵族人最高祖靈paclan的居處,邵語稱為lalu,清代稱為珠嶼、珠仔嶼、珠山、珠仔山、珠潭浮嶼等名稱。又有一說,謂邵語稱為kunbariz附近之青龍山與邵語稱為titabu之崙龍山,此二山恰好將lalu島銜在相對之中央,形如二龍戲珠之狀,故稱為珠嶼等名,清光緒來此的洋人,則有pearl islet(珍珠島)之稱呼,日治時期則稱玉島、水中島,台灣光復後被稱為光華島。 民國88年「921大地震」後,南投縣政府將光華島正名為拉魯島(Lalu),以表對邵族人的尊重,並且由觀光局日月潭國家風景區管理處規劃為邵族的祖靈島,於民國89年10月12日,藉由「千人植樹、千人護樹」活動,由邵族人種上最高祖靈居處的茄苳樹。 日月潭以南投縣日月潭為中心,北臨魚池鄉都市計劃界線,東至水社大山之山脊線為界,南側以台21線省道與水里鄉之都市計畫為界,總面積約為9,000公頃。區內含括原日月潭特定區之範圍及九族文化村、頭社社區、車埕、水社大山、集集大山、水里溪等據點。 日月潭國家風景區涵蓋600公尺至2000公尺的山區,地勢東高西低,地形由綿延的山脈、起伏的丘陵、蜿蜒的溪流和平坦的盆地所組成,其中盆地地形屬於「埔里盆地群」的一部份,由北到南分別是魚池盆地、日月潭盆地和頭社盆地,而日月潭則是埔里盆地群中唯一保留有水漾湖盆狀態的高山湖泊。 日月潭因地理位置正好在台灣的中心點,附近又有豐富的南投觀光帶與景點,因此不僅吸引了台灣各地遊客,更以其獨特的觀光資源與魅力,向國外遊客招手。
日月潭的美,從早晨到黃昏,從春夏到秋冬,無論風和日麗或煙雨迷濛,都迴盪著綺麗的風姿,令人百看不厭、讚嘆不絕!日月潭位處南投縣的魚池鄉,是台灣第一大湖泊,潭面遼闊,清澈碧綠,群山環抱,山水輝映,風光旖旎,更擁有獨特的人文資源,為台灣地區最負盛名且最具發展潛力之國家風景區,在國內外皆享有盛名。
清晨,潭面披上一層薄紗,蕩漾著朦朧的美;當旭日從山巒升起,原本朦朧的潭影,慢慢顯出輪廓,潭面倒映著山形樹影,蟲鳴鳥叫相映成趣;黃昏時刻,湖水被夕陽染成閃耀金光,彷彿琉璃仙境;當夜幕低垂,燈光倒影隨著潭面水波晃動搖曳,沁涼晚風拂來,宛如精靈灑下浪漫香氛,讓人迷醉!